題目:「集體記憶」 陳怡伶傳道師 聖經:申命記 26:1-11
2010年2月21日 晚上禮拜
此段經節的情節是一個豐收的慶典,慶祝上帝賞賜食物、五穀豐收的結果而辦的筵席。根據在經節前的說明,參加禮拜的人到聖殿,帶來獻給上帝整籃的禮物;這些禮物包括了實際豐收的一部份,這小部份是奉獻給上帝以回謝祂所賜予的恩典。經節的中心是這些敬拜者的嘴所做的告白 (5-9節),他們背誦著以色列的歷史;從最早祖先的時代一直到應許之地的定居。這簡短的告白卻是顯示出經文所強調的是上帝的恩典;上帝回應了人民的哭聲---當人民無法救自己時,上帝拯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壓迫;在異地受壓迫以及脫離埃及地發生的危險的情況,上帝帶領他們到自己的家鄉一切平安。參加禮拜者手中握的籃子,裝滿豐收的作物,顯示出上帝不斷在他們的土地上施行關懷。
然而在慶祝過去的此時,在過去上帝對他們仁慈憐憫的對待之下,人們對於未來也十分喜樂並充滿希望。然而,在這些的背後,在此經節中已重述以色列的歷史,而且再一次壓縮在記憶中,了解自己所認同的拯救歷史。
摩西指示以色列人不只奉獻初熟的土產以回應上帝,嘴巴也要告白上帝過去的救恩歷史,可謂是「心手相符」;不只如此,要數算祂對整個民族「集體」的恩典,而非單單個人的記憶。各位兄姐,若談到個人被拯救的記憶,相信我們有豐富的拯救史;但若談到我們基督徒的共同拯救史,該怎麼書寫?身為在台灣、在南投教會的基督徒,我們是如何書寫這共同的歷史? 可能有人認為信仰是個人與上帝的關係,似乎不需反覆地說這些歷史;但別忘了信念乃建基在我們群體所集結的記憶,這些集體的記憶構成共同的信念。自初代教會以來,教會的歷史故事意指著基督徒無論是個別及群體皆認同本身為基督徒。然而,對於上帝過去的顧守以及祂應許在現在及未來的救贖,我們似乎與以色列民族一般容易健忘。儘管出埃及的回憶是痛苦的,但摩西當時要這群以色列人一次又一次反覆著共同救恩的歷史,更遑論現今世代的人們,特別這是較少提及集體記憶的年代。
申命記是尊重歷史的。這裡基本的假設是,信仰團體的集體記憶不只是允許每一世代的上帝子民再經驗上帝過去的大救贖行為,而且他們開放自己讓上帝在他們的生命中繼續活動著。甚者,這是經過他們群體普遍整合後、完整的記憶,而非僅僅個人片段的記憶。就是這種經過整合後、完整的記憶,讓這群人一個世代一個世代保留著共同的記憶。殷勤教導你們的兒女。無論在家或出外,休息或工作,都要不斷地溫習這誡命(申 6:7)。申命記知道當人們忘記它的過去,會失去「現在」與「未來」這兩者。這些經文再一次提供早期以色列人一個機會,無論是他或她及其家庭,皆能查覺上帝在他們的生活中與他們同在,而且他們是祂的子民。
默想:生長在臺灣的我們,該如何建構集體記憶,查覺上帝一直與我們同在?